全国劳模
当前位置: 手机版  >  了解我们  >  荣誉  >  全国劳模 > 正文

刘宝镛

刘宝镛

刘宝镛1936年出生,籍贯天津,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而后长期从事火箭的飞行力学和总体设计工作,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2001年,刘宝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型号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等职务。

刘宝镛参加了以我国第一代液体近程火箭为代表的研制工作。在我国导弹事业的初创时期,刘宝镛参加了仿制和自行设计,他夜以继日地翻译文献资料和计算,凭借深厚的学业基础,很快突破了某弹道设计理论。由于工作突出,他荣立了二等功。在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重点型号产品研制工作中,他首次提出关于最大射程的检验问题,并成功运用了某检验理论。
  二十世纪70年代,刘宝镛开始参与我国某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工作。他从基本原理着手,在没有资料借鉴的情况下,组织有关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在我国首次建立了一个新的弹道计算方程,并通过反复探索、试验,确立了一种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法,为该型号产品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刘宝镛作为负责总体的型号副总设计师,主持了该型号产品的研制工作和定型。为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自1987年起,刘宝镛担任国家某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他大胆超常采用新技术,并组织攻克了12个分系统的13项重大技术关键,亲自主持确定了大量具体技术方案,领导了各项重大的地面考核试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并亲自制定了《设计守则》和各研制阶段的考核标准,确保了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和安全可靠性、实用性,方便了系统的维修保障,为该型号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他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一)。

  2000年,刘宝镛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