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当前位置: 手机版  >  你知道吗  >  历史 > 正文

长征一号发射前 周总理连听5个小时汇报

  1970年4月上旬,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与“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发射场完成了技术区的测试检查,等待着转场至发射区的命令。14日,周恩来总理派专机将钱学森等人从发射场接回北京,听取他们的汇报,以决定是否转场……

  1970年4月14日中午,钱学森和酒泉发射场负责人李福泽等人到达北京,赶赴人民大会堂,准备向国家领导人汇报发射的准备情况,留京的谢光选等专家也参加了汇报。

  在汇报的人员中,任新民、谢光选、徐天毅、刘衡、周芷荣、徐肇孚等人来自七机部一院(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负责汇报运载火箭系统的准备情况。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1970年4月14日晚6点半,参加汇报的科研人员进入了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徐肇孚(已故)曾撰文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坐在靠墙的一排椅子上。听取汇报的中央首长陆续进入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李先念、李德生、余秋里等中央领导同志。晚上7点整,周总理健步进入大厅。总理先向我们招手说:‘前方回来的同志们,请前面坐。’并一再让我们往前坐。这是总理对我们的关怀,我们只好把椅子往前移动一些。”

  汇报人员按事先拟定的程序逐个进行汇报。汇报时,把准备好的图表、曲线等铺在周恩来面前的地毯上。周恩来手中拿着铅笔和一个小蓝皮本,一边仔细地听着汇报,一边不时地记着,有时还俯下身子仔细地看图表或数字,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当汇报中提到卫星入轨速度的数值时,周恩来立刻问:“上次汇报时不是这个数字,为什么变了?”科研人员在为总理解释数据变动的原因的同时,也暗暗惊叹总理过人的记忆力。

  随着汇报的深入进行,周恩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对有些问题讲了自己的看法。有的问题,年轻的人回答不清楚,只好请钱学森等老专家给解释。徐肇孚文中回忆:“当时,我们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原来那种认为向领导汇报只是一般陈述性汇报的想法消失了,仿佛不是在向总理汇报,而是在一位著名的火箭专家或知名的教授面前,接受他的考试。”

 

  在汇报到安全问题时,周恩来十分重视。他仔细地查看了火箭飞行航迹,研究如果发生问题可能掉在什么地方。李先念、余秋里等中央领导对安全问题也很关心。在科研人员汇报了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之后,周恩来宽慰道:“就这样吧,科学试验总会有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尽量把工作做好,万一失败了也没有什么,要继续努力。”

  这次汇报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中间没有休息。在长达5小时的会议上,周恩来一直精神饱满地听着、询问着和记录着。汇报会结束时,周恩来对大家说:“看来,运载火箭、卫星及发射准备工作做的都比较好,可以进入发射程序了。不过,我还得向政治局汇报,才能决定发射。”

  

△吊装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徐肇孚回忆:“按原计划,科研人员在汇报完毕后应该连夜赶回发射场。周总理不同意我们的计划,他说:‘你们很累了,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回去,到达时间是夜里,降落不安全。你们明天早上起飞,到达时间是白天,降落安全’。”周恩来细致入微的关心,让科研人员们十分感动。

 

△1970年4月25日,周恩来在“三国四方”会议上宣布中国成功发射卫星的喜讯

   

  最终,中央同意了卫星发射计划。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将我国第一颗卫星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第二天,参加“三国四方”会议的周恩来对现场的外宾郑重宣布:“昨天晚上,我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参考文章:

  1.徐肇孚:《卫星发射前的汇报》

  2.《天穹神箭》

     

△资料图:科研人员检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